1、赡养老人的专项抵扣
你工资是当月发还是发上个月的工资,看下个月工资吧
2、老人有退休金收入还能报赡养扣除吗?
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构成上述关系的赡养、抚养义务人,应依法承担赡养或抚养责任,若被赡养人或抚养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赡养或抚养义务人应承担的赡养或抚养费按以下方法计算: 赡养费的计算。首先计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视为该子女无力向父母提供赡养费。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超出部分,二个子女以内的按50%计算赡养费;三个子女以上的按40%计算赡养费。应付的赡养费除以被赡养人数得出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 赡养费应该是保证被赡养人的生活水平,一般不应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具体给老人多少赡养费,要看子女的多少和子女自身的经济水平。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按子女收入的20%-30%的标准确定。
但是如果老人不需要你们负担的话另当别论
3、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是什么意思?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6项专项附加扣除之一。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七章对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作了相关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3)老人有退休金赡养老人专项扣除扩展资料
出台背景:
2018年9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落实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的配套措施,为广大群众减负。会议指出,要在确保2018年10月1日起如期将个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并适用新税率表的同时,抓紧按照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要求:
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普通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和标准,使群众应纳税收入在减除基本费用标准的基础上,再享有教育、医疗、养老等多方面附加扣除,确保扣除后的应纳税收入起点明显高于5000元,进一步减轻群众税收负担,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2018年9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回答出席2018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中外企业家提问时表示,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要体现公平简便原则。
4、赡养老人专项扣除的2000是算一个老人的还是两个老人的
赡养老人专项扣除的2000是两个老人。
专项附加扣除中的赡养老人专项为了减轻纳税人赡养老人的负担而推出的政策,纳税人的父母、养父母,或子女均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只要有一位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纳税人就可以申请个税抵扣。
在扣除标准方面,赡养老人没有的扣除额度为2000元,如果纳税人是独生子女,那么可以一个人享受2000元的标准扣除额度。
如果纳税人还有兄弟姐妹,那么需要跟其他的兄弟姐妹分摊2000元的扣除额度,分摊方式可以选择平均分摊、协议分摊,还可以有被赡养的老人指定进行分摊,每个人分摊的最高扣除额度不可以超过1000元。
每月2000元的是赡养老人专项扣除的标准定额,与纳税人赡养的老人个数无关,即使纳税人有2位老人需要赡养,也只可以享受2000元的扣除额度。
如果纳税人是独生子女,在申报个税专项扣除后,每月应纳所得税额就可以在扣除起征点后,再扣除2000元,例如某职工,每月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资为10000元,在未申报个税扣除时,每月应纳税额为5000元,申报个税扣除之后,每月应纳税额为3000元,也就是纳税人每月需要缴纳的税费将减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可以减轻纳税人的纳税负担。
5、赡养老人如何税前扣除?
个人所得税,是直接从工资里面扣除的。那我就一个问题,所谓的“赡养老人减版税”,怎么减?个税是直权接从工资扣的,我赡养老人,也是在拿到工资后,才有钱赡养老人。那么“赡养老人减税”,这是个伪命题吗???战忽局?
还有一点就是“赡养老人”如何定性?
之前国家都是说的“独生子女好,国家来养老”,但是哪一个家庭的老人,不是子女来养活的?单单靠养老金?你怕是活在梦里。
那么现在提出的“赡养老人”又是怎样的“大额支出”才能达到所谓的个税减免呢???
6、个人退休后如何取消赡养老人专项扣税?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其实退休人员实际上没有工资的,他们领取的是养老保险金,也就是说我们退休后的养老金,即使每月拿1万元也不用交税。
所以你不用去取消,实际上你退休后发工资的单位已经变更了(由财政局或企业变更为人社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