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省级公司的养老保险
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是50年代初期建立的,以后在1958年和1978年两次作了修改。那个时候的企业,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当然仅仅限于全面所有制企业。直到1995年,国家才将养老保险的缴纳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
1991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一、允许不同地区出台不同规定,由全国一盘棋到因地制宜。允许不同地区、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二、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四、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在发放工资时代为收缴。
1995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用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三、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
1997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三、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企业缴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包括划入个人帐户的部分),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四、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帐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
1998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一)1998年底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区、市)要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以下简称省级统筹),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调剂机制。(三)从1998年9月1日起,目前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差额缴拨的地区,要改变基金结算方式,对企业和职工个人全额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五)从1999年1月1日起,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按省、区、市确定的统一比例执行,一次到位。
1999年1月,国务院出台《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三条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第四条缴费单位、缴费个人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第十二条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应当以货币形式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个人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所在单位从其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征缴的社会保险费纳入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
2005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三、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六、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为与做实个人账户相衔接,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省养老金和市养老金的区别
1、业务分工不同。
省级社会保险机构办理本省的省属用人单位、国家所属驻本省的用人单位等及其职工的社会保险业务。
市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主要是办理本市市属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的社会保险业务。
2、缴费基数不同。
省级统筹的缴费基数是以全省上年职工平均月薪为基数折算计算。
市级统筹是以当地市。
3、社保统筹范围的不同。
省级社保值得是以全省为统筹范围。
市级社保则指的是以全市为统筹范围,指的是在此范围内,将社保费用合并到同一个范围内,进行统一调用。
3、什么叫省直社保
省直社保一般指从事省直单位的机关职工或退休人员的一种社会保险。例如山东山省直社保的缴纳人员就包括省属驻济机关及事业单位职工和退休人员、中央、省属驻济企业及其职工和退休人员,还有中央、省属驻济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和退休人员。
省直社会保障卡是由参保人所在的单位经办人员提交制卡申请。参保单位经办人员需向省社会保险事业局提供参保人的个人信息和照片,社会保障卡制作完成后,通知单位经办人员领取社会保障卡。
持卡人参加医疗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前提下,可持卡在省本级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刷卡进行就医购药并享受相应医疗待遇。
(3)养老金省级扩展资料:
省直社保目前主要缴纳的对象主要有:
(一)省级统筹范围包括省内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都应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纳入省级统筹。
(二)省级统筹项目包括离退休(退职)费和按国家及省有关政策规定的生活补贴等。
参考资料:省级统筹_网络
4、参加省直养老和市直养老保险有何区别
“省直养老”和“市直养老”保险有的区别:
1、缴费基数不同。省级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以全省上年职工平均月薪为基数折算计算,市级养老保险是以当地市为基准。
2、钱款流向不同。省级养老保险的钱最终流向省级管理的基金,省级养老保险的钱最终流向市级社保。
3、适用范围不同。所以省级养老保险适用范围更广,全省通用,市级养老保险只能在当市可用。
(4)养老金省级扩展资料
“养老保险”的不同类型:
1、储金型养老保险。储金型养老保险制度在一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实行,以新加坡、智利等国家为代表,强调自我保障的原则,实行完全积累的基金模式,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个人养老保险账户或“公积金”账户。
2、国家型养老保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曾经在大多数计划经济国家实行,以前苏联、东欧国家为代表。按照“国家统包”的原则,由用人单位缴费,国家统一组织实施,工人参与管理,待遇标准统一,保障水平较高。
3、传统型养老保险。传统型养老保险以美、德、法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为代表,贯彻“选择性”原则,即并不覆盖全体国民,而是选择一部分社会成员参加,强调待遇与工资收入及缴费(税)相关联,因此也可称为“收入关联型养老保险”。
4、福利型养老保险。福利型养老保险以英、澳、加、日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为代表,贯彻“普惠制”原则,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全体国民,强调国民皆有年金,因此称为“福利型”或“普惠制”养老保险。
5、上涨养老金的省份都有哪些?
全国31省份均已上调2020年养老金。
2020年养老金上涨已经结束,截至目前,全国31省份均已上调2020年养老金。
今年4月份,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今年养老金上涨5%,拉开了养老金上涨的序幕。
今年是养老金连续第16年上涨,也是继2016年以来连续第5年同步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截至目前,全国31省份已经确定了2020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多数省份在7月底前已经补发到账了上涨的养老金。
需要说明的是,今年养老金上涨5%,具体调整办法还是“三步走”,也就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倾斜调整来上涨。
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基本一致。
挂钩调整主要是跟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挂钩,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
人社部数据显示,今年减免社保费的力度和规模空前,全年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项社会保险预计减费1.6万亿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费减收就占1.5万亿元。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养老金不会受到影响。
对此,在人社部在7月21日召开的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定心丸:减免社保费不会影响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在制度建设上,长期确保发放已有根本性制度安排。” 聂明隽说,目前,全国已经有26个省份实现了规范的省级统筹,剩下的省份也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规范的省级统筹,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全省基金统一调度使用能力,确保全省养老金发放,还为下一步实施全国统筹打下良好基础。
养老金的上涨,体现了国家对民众的关心。今年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国家仍然能够保障民众的福利,为我们的国家点赞。
6、社保是省级的好还是市级的好?有什么区别吗?什么样的单位交省级的?什么样的单位交市级的?
省级社保与市级社保的区别主要指的就是社保统筹范围的不同。顾名思义,省级社保值得是以全省为统筹范围,而市级社保则指的是以全市为统筹范围。所谓的统筹范围,指的是在此范围内,将社保费用合并到同一个范围内,进行统一调用。
省级统筹与市级统筹的区别:
1、缴费基数不同,省级统筹的缴费基数是以全省上年职工平均月薪为基数折算计算,市级统筹是以当地市。
2、省级统筹的钱最终流向省级管理的基金,市级统筹的钱最终流向市级管理的基金。
3、所以前者适用范围更广,全省通用,后者只能在当市可用。
4、前者的参保范围、参保对象、费率政策、缴费标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办法、待遇支付标准、经办流程和信息系统方方面面都是省内统一,后者只在市内统一。
到目前为止,只有北京、上海、陕西等少数省实现了养老保险全省统筹,全国统筹暂时看不到终点;医疗保险方面,只有山东、青海等少数省实现了医保全省统筹;工伤保险而言,2017年6月,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求,各省要在2020年底前全面实现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由于咱们平时老是“五险、社保”将它们一块提及,所以天然会认为:它们要是省级统筹就该全是省级,要是市级统筹就该全是市级。但其实各个险种是相对独立的,同一个城市,有可能出现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而其他险种是市级统筹这种情况。
虽然如此,但相关部门“售卖”五险时还是一块卖,单位购买时还是统一买。所以对员工来说,很难分得清自己的哪个保险是省级还是市级,就算是去问公司,有的公司的HR也不清楚,因为单位是不能选择哪个险种按省级标准来,哪个按市级来的。
7、什么是省直养老保险
省直养老保险就是省直单位收取并提供的养老保险。
省直养老保险与其它养老保险性质是一样的,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省直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按照省的上年职工平均收入水平核定的,与市里的社保基数不一样。
社会保险分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
险种是一样的,但缴费基数不同!
(7)养老金省级扩展资料
省级统筹
个人养老基金的一种集资方式。是指包括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发放标准、基金管理、基金调剂等内容在内的整个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体系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实行统一管理方式。
省级统筹的标志:
(1)统一制度。即在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及其帮工、城镇私营企业主,均应参加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统一标准。即在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确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付标准。
(3)统一管理。即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统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管理,并达到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范、统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垂直管理。
(4)统一调剂管理基金。即建立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各地、市、县征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于支付当期养老保险待遇后,结余基金除按规定留存外,其余应上缴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纳人财政专户管理。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组织实施对各地、市、县的基金调剂。
参考资料
网络_省级统筹
网络_养老保险
8、部省级退休后的养老金是多少
省部级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不是统一的,因为每个人的行政级别不一样,职务高低不一样,工作年限不一样,所以养老金也是不一样的,再说退休金属于个人隐私,我们不必知道。
9、哪些省份实现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国务院印发《 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政策、待遇政策、基金使用、基金预算和经办管理的基础上,推进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工作,并建立地方各级政府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责任分担机制。
湖南、贵州等多地密集出台方案,明确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时间表和路线图。湖南省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统一养老保险政策、实行基金省级统收统支统管。
自2019年7月起,当期征缴收入按月全额归集至省级财政专户,结余基金限期全额归集至省级财政专户。2019年6月30日前的结余基金,除保留本级存放2个月的支付备用金外,2019年7月31日前全部上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