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养老金并轨改革中的中人怎么处理
问题:“并轨”后,“中人”怎么办?
解答:可以由国家财政补贴
张开云说,“并轨”之后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对待机关事业单位里的“中人”?
社保领域讲究“老人”、“中人”、“新人”。所谓“老人”是已经退休的人员,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已经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将肯定按照现有的核发模式发放养老金。
所谓“新人”,是指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之后进来的人员。按照一般制度设计原则,这些新人显然要遵从新制度的安排,因为参加工作之前,都已明了这些制度。
所谓“中人”,指现在还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他们还没退休,突然实行新制度,以前按在职工资90%发放的养老金预期被打破了,如何对待这些人?“中人”们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长期没交或者只交很少的社保金额,个人账户钱很少,如何提高他们的退休待遇?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认为,对“中人”参加养老保险后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国家一定会想办法逐步解决。对统筹账户部分,机关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由财政补贴,虽然还这笔旧账是巨大的财政负担,但相对会好一些,而对于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这个窟窿怎么填?此外,个人账户更是个大难题,“你让一位工作30年的公务员,补齐过去30年的养老金个人账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因此只能是视同缴纳,由财政补贴全部或者大部。”
2、养老金“并轨” 机关事业单位“中人”怎么办?
养老金“并轨” 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可以由国家财政补贴。
张开云说,“并轨”之后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对待机关事业单位里的“中人”?
社保领域讲究“老人”、“中人”、“新人”。所谓“老人”是已经退休的人员,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已经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将肯定按照现有的核发模式发放养老金。
所谓“新人”,是指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之后进来的人员。按照一般制度设计原则,这些新人显然要遵从新制度的安排,因为参加工作之前,都已明了这些制度。
所谓“中人”,指现在还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他们还没退休,突然实行新制度,以前按在职工资90%发放的养老金预期被打破了,如何对待这些人?“中人”们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长期没交或者只交很少的社保金额,个人账户钱很少,如何提高他们的退休待遇?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认为,对“中人”参加养老保险后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国家一定会想办法逐步解决。对统筹账户部分,机关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由财政补贴,虽然还这笔旧账是巨大的财政负担,但相对会好一些,而对于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这个窟窿怎么填?此外,个人账户更是个大难题,“你让一位工作30年的公务员,补齐过去30年的养老金个人账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因此只能是视同缴纳,由财政补贴全部或者大部。”
张开云说,从社保运作的基本原理来看,个人补缴个人账户,也是应该的。“我现在最不担心的是全额拨款机关事业单位,我最担心的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假如这些单位没有钱,谁来保障这些单位的职工养老待遇?
养老金“并轨”的消息一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普通老百姓拍手称快,认为体现了公平;有些公务员却感觉一下子难以接受。多位专家分析认为,养老金并轨后,公务员退休金肯定要降低一些,但降幅不会很大,即使有很大降幅,也会通过职业年金弥补。但也有专家认为,从制度上并轨了,不一定能从结果上并轨。
机关和事业单位一起并轨可以减少阻力。
“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推进养老制度改革,这种做法并不让人意外。”张开云说,2008年,国务院选择在广东、重庆等地试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一些人疯传养老金会下降,导致大学里一些教授要提前辞职,引人不安。这次试点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对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国家一直想推,但一直难以推进,主要是阻力大。”
张开云说,之前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从事业单位开始,而事业单位的主体是中小学以及高校老师,他们的议论容易引起舆论关注。
很多人觉得,一下子对近1000万机关职工、2700万事业单位职工同时进行改革,社会压力会更大。对此,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认为,这显示了中央深化改革的决心,“恰恰相反,一起改要比分步改阻力更小,因为大家都一样,没有什么好比的。”
张开云说,“五个同步”是“一个统一”的配套措施,都是为了配合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配套设立的。因为有五个同步措施,给人留下想象空间,“从这些措施看,中央已意识到改革的压力,通过多种措施缓解这种压力。”
“并轨”后能拉平养老金水平。
在很多专家看来,其实,对普通老百姓来讲,只要能拉平养老金水平,养老金是否“并轨”并不重要。
张开云分析认为,短时间内拉平不现实,但可以肯定,公务员养老金必须比现在的水平降,不然,并轨就没有意义了。
养老金计算方式复杂,很多人并不能算出自己养老金的真实数额。张开云说,每个人缴费年限、工资水平都不一样,最终发放的养老金额度肯定不一样。假如机关事业单位要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养老保险制度,那就会人人平等,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根据每个人缴费情况确定养老金水平。
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为什么要区分中人和新人,设立10年过渡期,原理是什么,求通俗白话解释。
企业员工缴纳养老保险是分个人缴纳部分和企业缴纳部分的,而以前机关单位是没有个人缴纳部分的,在并轨后,机关单位的员工就需要缴纳个人社保部分,但是他们之前参加工作但是没有缴纳个人社保的年限,被称为养老视同缴费年限,会计入养老缴费年限的计算中,但是由于养老视同缴费年限这段时间养老金个人账户是没有钱的,所以国家补贴提高这部分的养老金。并轨后,机关单位和企业养老金计算都是一样的。
4、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人,老人,新人怎么区分
“老人”指改革前已退休的人,“中人”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新人”指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
1、“老人老办法”:对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维持原待遇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
2、“新人新政策”: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将来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之和。
3、“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由于改革前的工作年限里没有实行个人缴费,其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有体现这段时间的劳动贡献。
因此将这段时间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4)养老金并轨后新人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养老金改革后新人待遇会降低吗
?
6、今后养老金并轨,本人是公务员。目前是提前退休的待遇高,还是等并轨后到退休年龄再退的待遇高。敬请高人
具体政策还没出,所以都在观望。
根据个人看法应该是提前退休待遇好些。原因有以下几点:
提前退休级别可以提升半级(多数地方这样操作),可以享受高半级的退休金。
机关养老保险将与职业年金共同组成退休待遇,养老保险最终与企业同进同出,年金用来弥补与原来退休后的福利差距,年金只有退休后才能领取,那时候得贬值成什么样了。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改革推进方式,基本就没有出现过老人吃亏新人沾光的时候。
7、养老保险并轨后对企业职工有什么变化
一、并轨:建职业年金保待遇不降低
“决定”的适用范围包括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体制内人员”。
长期以来,这部分人及其单位不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养老吃的是财政饭。而“决定”明确,这些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都要缴费。而且,其缴费标准和计发办法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一致,并将发放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从单位养老转向社会化养老。
改革后,“体制内人员”退休待遇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决定”明确:“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总的原则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此外,“决定”明确了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这也有利于保持待遇水平总体不降低。
二、待遇:与缴费而非职级挂钩
一直以来,一些机关和事业单位往往存在退休前突击提升职级、职称的情况。这是因为,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按照职工退休最后一个月工资一起
发,并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进行调整,这是造成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差距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改革推进,这种情况可能有所改变。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而是与企业退休人员以及城乡老年居民基本养老待遇调整统筹考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特别指出。
另外,“决定”明确,同样年龄退休的,计发月数相同,所以缴费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样个人账户积累的,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即除数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
这意味着,即便你退休前没有被提拔,但由于缴费年限长,也可能比上司领的退休金要多。这也是一个重大变革,有利于避免相互攀比,逐步建立起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调整机制。
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全国统一工资制度,由于工资结构不同,机关事业单位按照基本工资配发的退休金与企业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相当,但是加上按照机关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的退休生活补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就高于企业基本养老金。如今,这一因素不复存在。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8、养老保险并轨后,“中人”退休工资会少吗
原来的最佳答案是啥情况,机关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现在的水平低的可以
1、工资套改只执行过1次,就是06套改,其他的工资改革都不叫套改,套改啥意思请自己去查
2、2015年至今的实际操作,也并不是简单的按照2014年9月的工资算,而是——
老办法按照截止2014年9月时的在职工资算养老金,新办法按养老金账户余额算养老金,新老办法结合比对后就高
但是因为新办法按养老金账户余额算时,实际余额少的可怜,又弄了套按工龄、岗位进行折算的办法,而这套折算办法看情形不只中人适用,新人也照样适用,这改革,呵呵
补充一下,老中新三代划分是指老人适用老办法,与改革无关,中人适用新老办法结合,仅存于改革的过渡期的10年内,出了过渡期的所谓新人适用新办法,就是改革完成后的并轨管理
至于为什么要锁定2014年9月,因为改革目标之一就是脱钩在职工资和养老金,锁定2014年9月后,之后在职工资随便怎么提高都不会影响退休时养老金的金额。只有这样标准工资才能逐步调高,非标准的其他收入才能逐步减少。
然后现在,中人也要搞复辟了,觉得“按照2014年9月的工资退非常不合理”,所以在改革过渡期的第3年,修改了之前关于“截止2014年9月时的在职工资”的规定,只要2014年9月至退休之间岗位变化过的,在职时的岗位工资增加额也可以带入退休后的养老金,虽然是按一定的规则折算,但是本身这种规定就是对并轨改革的一记耳光,过渡期还有7年,鬼知道机关事业单位之后还会怎么挖空心思给自己加养老金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9、养老保险已经实行并轨,这是怎么一回事?
在2014年之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工作人员的退休机制不一样,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不交养老保险,但却拿很高的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交很多的养老保险,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却很少。这就是“养老金双轨”机制,两类人群的养老待遇差距很大。
2012年,“养老金并轨”概念被提出并确认方案,并于2015年开始在部分地区正式实施。
那到底什么是养老金并轨呢?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所有人的养老金发放标准都会一样?
在养老金并轨机制下,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要缴纳养老保险,并且养老金发放标准也要跟企业单位退休人员一样,实行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适当倾斜。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缴纳标准是:单位缴纳16%,个人缴纳8%。
但不是所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都按照相同的标准领取养老金,这里面分为三类人群:“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老人”指的是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人,“中人”指的是2014年10月1日前工作、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人,“新人”指的是2014年10月1日之后开始工作的人。
老人还是按照之前养老金双轨机制下机关事业单位执行的退休金方案;中人会根据其工作年限算作“视同缴费年限”,发放过渡性养老金,其待遇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过渡性养老金加总得出;新人就会与企业职工一样,执行相同的养老金制度。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机关事业单位的“新人”,其养老金待遇仍然要优于企业单位人员,因为他们还有“职业年金”。
在养老保险之外,机关事业单位还要为员工缴纳职业年金,单位缴费比例是8%,个人缴费比例是4%,全部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也就是说,这部分钱都是属于员工个人的。
综合来看,近期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待遇与之前相比差别不大,仍然要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但随着“中人”不断减少、“新人”不断增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人员的退休待遇差别会逐渐收窄。不过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平均工资本来就高于企业人员,且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还有职业年金,所以尽管差距在缩小,未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仍然会明显高于企业退休人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