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欢迎来到成都社保资讯网!

工资里养老金扣税

社保资讯 1年前 (2021-12-14) 阅读(85) 评论(0)

1、工资7000应扣养老金和税多少?

缴纳个税的基数是在扣除社保缴纳金额后计算得出的,虽然社保金额的个人缴纳基数和比例在内全国容各地区是不同的,但总体来看7000元应该全额计为交纳基数。
假设社保基数是7000,个人养老缴纳8%,个人失业缴纳1%,个人工伤险缴纳0.5%,个人住房公积金缴纳8%,
那么养老金是:7000*8%=560
那么扣除社保和公积金的缴税基数应该是:
7000*(100-8-1-0.5-8)%=5775
那么个税应该是:约122.5

2、退休人员工资加退休金年收入超过12万要扣税吗?

需要交个人所得税。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的规定,凡在中国境内负有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具有以下五种情形之一的,都应当按照规定自行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一)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二)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三)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四)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办法》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是指一个纳税年度内的以下11项应税所得合计达到或超过12万元。具体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

(2)工资里养老金扣税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是国务院发布的法规,2011年7月19日,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2011年7月19日新个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外籍人员起征点为4800元。

新法旧法: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将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也发布了《关于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 

参考资料:网络-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3、我的工资为7000元(包括社保),请问怎么扣税,应该扣多少?

先减掉社保(假设社保为150元),再扣税 。
具体为:((7000-150)-2000)*15%-125=602.5元
这是现在的算法,下半年可能要改了。

4、个人所得税是在扣除个人养老金之后再缴纳吗?

是的。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的金融机构实际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领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对上述各项基金存入银行个人账户产生的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4)工资里养老金扣税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

1、工资、薪金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3、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等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5、经营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9、偶然所得。

5、养老金不在工资里扣。职工一次性交齐。个税怎么报?

养老金也就是社保吧,缴纳社保按月缴纳的,不可以一次齐的,缴纳个税是扣除社保和公积金后才开始扣个税的。

6、问题:养老金交个人所得税吗?

退休金免纳个人所得税。
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四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但是应当注意: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离退休人员取得单位发放离退休工资以外奖金补贴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2008〕723号)规定,离退休人员除按规定领取离退休工资或养老金外,另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各类补贴、奖金、实物,不属于《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可以免税的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应在减除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关于离退休人员再任职界定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6]526号)文规定,退休人员再任职必须同时符合下列四个条件:一是、受雇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协议),存在长期或连续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二是受雇人员因事假、病假、休假等原因不能正常出勤时,仍享受固定或基本工资收入;三是受雇人员与单位其他正式职工享受同等福利、社保、培训及其他待遇;四是受雇人员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工作由用人单位负责组织。
对符合上述条件的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兼职和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收入如何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382号)文规定,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减除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标准后,按规定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否则,按“劳务报酬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7、自己交纳养老保险,个人所得税如何扣除?

个人所得税是在扣除个人养老金之后再缴纳。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 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所以在规定范围内(不超过全省上年平均工资水平三倍的个人负担部分)就可以扣除计算。

(7)工资里养老金扣税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

1、工资、薪金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3、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等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5、经营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9、偶然所得。 

8、15500工资减去养老金和公积金还有专项扣除交税怎么算

15500-5000(免征额)-1633.5-2400-3000=3466.5
3466.5*3%=103.99(104元)
按你给出的数据正常计算出的应是这个数据,不考虑其他扣除按最新专税率表计算如果要属得出89元的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外应该是在2967元左右,你目前给出的扣除项目计算后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是3466.5,建议再核实下数据确认。

9、退休人员的工资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吗?

退休人员养老金免征个人所得税,其余的个人收入如返聘的劳务报酬、各种补贴、奖金等均应纳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离退休人员取得单位发放离退休工资以外奖金补贴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2008]723号)规定,退休人员养老金免征个人所得税,其余的个人收入如返聘的劳务报酬、各种补贴、奖金等均应纳税。

(9)工资里养老金扣税扩展资料:

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在2016年9月30日前办理离退休手续和离退休年龄的人员将调整其退休待遇,具体的待遇调整见下:

(一)离休人员每月按下列标准增加离休费:行政管理人员,省部级正职及以上1400元,省部级副职1140元,厅局级正职900 元,厅局级副职730元,县处级正职570元,县处级副职480元,乡科级及以下400元;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相当职务820元,副教 授及相当职务540元,讲师(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400元。

(二)退休人员每月按下列标准增加退休费:行政管理人员,省部级及以上1100元,厅局级700元,县处级460元,乡科级350元,科员及办事员260元;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相当职务700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460元,讲师及相当职务350元,助教〔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260元;工人,高级技师和技师350元,高级工以 一 18 下(含高级工)及普通工260元。

(三)按国家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按每人每月260元增加退 职生活费。

(四)在按以上标准增加离退休费的基础上,1934年9月30 日前出生的离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100元,1934年10月1 日至1939年9月30日期间出生的离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 60元。

法定对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发表评论

本文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