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养老金告急东北什么更急?
黑龙江养老金告急:东北“留人”更急。
东北经济的振兴,不能只依靠中央输血,必须自己能够造血,自己的骨头能够长出肉来。
人社部最近发布了一份《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报告显示,全国总体的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在2016年的累计结余达到近3.7万亿元,较2015年继续增长,企业养老金平均可支付月数维持在17个月以上,但也有多个省份养老金告急。其中最严重的当属黑龙江省,不仅当期收不抵支,且累计结余已“穿底”。
报告显示:黑龙江省2016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90亿元,支出1210亿元,当期收不抵支320亿元。由于2015年还结余88亿元,2016年总欠账232亿元。黑龙江省成为全国首个养老金结余被花光的省份。
黑龙江的养老金告急,其实不算是“黑天鹅”,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东北经济曾经在重工业时代,素有“共和国长子”之殊荣,一方面与其重工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腾飞打下了相当的基础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以国有企业为最大特征的重工业,一直承担着“企业办社会”的重要职能。
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制,在东北也最为典型。而这种单位制的核心,就是职工“从生到死”都由企业包办。而当现代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之时,为了缓解当时单位制转轨的改革阻力,社保养老基金都采取的是记账制,也就是说,“欠账”也从那时开始。
但是,“欠账”的存在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面对当前的“穿底”,社保基金以及财政尚且有转圜的余地。近年来,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谓是利好政策不断,而且国资划转社保改革草案已经出台,未来国资救急养老社保的步伐,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养老金的来源问题。
尽管有了“救急”方案,但这还是敲响了警钟:面对东北经济,在短暂的救急之后,更需要“救穷”的措施。养老金背后的根本问题,其实并不出在历史,而是出在未来。从计划经济转轨所遭遇的问题,不唯东北在经历,其他地区同样也遇到不同的问题。
东北僵局产生的关键原因在于人口的变化,即年轻人不断流失——这本应是预期中地方养老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此前有媒体报道,东北正在拉响危机警报:人口加速减少已影响经济复苏。根据央视此前报道,2000年和2010年的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的人口流失已达400万人,而且其中高层、管理层和生产线的骨干力量占了多数。
人才危机的A面,是经济增长缺乏动能;B面则是新生血液不足。这对在老龄化人口基数相对较大的东三省,更是雪上加霜。
东北经济的振兴,不能只依靠中央输血,必须自己能够造血,自己的骨头能够长出肉来。正如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司长周建平说,东北问题症结并非仅仅产业问题,而是一系列问题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也要立足于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禀赋优势。
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如何以更开放、更多可能性的社会流通机制来留住人才,甚至是吸引人才回到黑土地,这才是穿透东北养老金危机背后的真正问题。对东北来说,解决留人问题,跟解决养老金缺口危机本质上也是同构的。
2、父母在东北的养老金迟迟不发怎么办,给地方派出所打电话也没回应,怎么办
养老金是有你父母所在地的社保中心发放的,跟派出所没有关系,养老金迟迟不发,你可以拨打东北的统一服务热线12333,向社保中心查询。
3、发生哪些情形,将停发或暂时停发养老金?
根据《石家庄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办法》第三十四条 离退休人员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停发或暂时停发其基本养老金:
1、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提供本人居住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的。
2、下落不明超过6个月,其亲属或利害关系人申报失踪或户口登记机关暂时注销其户口的。
3、被判刑收监执行的。
4、重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东北养老金能发不扩展资料:
离退休人员去世后,亲属应在30日内到社保部门和公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离退休人员下落不明超6个月的,亲属应在其失踪后第六个月通知社保部门,四年后仍下落不明的,亲属到公安部门处理户口注销手续后由社保部门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涉嫌犯罪被通缉或在押未定罪、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被劳动教养的,亲属应在事发当月到社保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4、万一国家发不出养老金,老了咋办
不会发不出来的,只要有人就不会,因为国家是收年轻人的钱给退休的人发的,而且还年年长。
如帮到你,请点采纳,谢谢
5、养老金可以提前发吗.
社保累计交满十五年就可以享受养老待遇的,社保可以不交的,中断也没关系,只要累计交满十五年就可以了
6、养老金是不是马上发不出
原标题:四问 养老金当期发放没问题,养老金收支状况不是延迟退休的先决条件 专家讲了嘛,再不推迟退休年龄,养老金无法实现收支平衡。在北京一家出版机构任职的王敏,最近对清华大学发布的养老改革方案格外关注。 14个省份的养老金入不敷出,这情况太严重了,看来不想延退也不行了。福建泉州已经退休的陈大爷从报纸上看到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成果,专门打来电话。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多次表态,养老金支付没问题,不仅没缺口,到2012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达2.3万亿元。2013年上半年,养老金收大于支,预计下半年延续此走势,结余将继续增加。 不过,对于官方回应,一些人并不相信,甚至认为是粉饰太平。而另一组数据影响力似乎更大,即中国社科院去年发布的2011年14个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如果没有财政补贴,会影响养老金发放。 究竟信哪个?对此,人社部的负责人曾解释,事情并不复杂。目前养老保险没有全国统筹,13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缺口不假,但还有18个省 份有盈余。前者缺口达700多亿元,乍看惊人,但盈余省份中,广东一省累计结余就超过3000亿元。从全国看,养老金结余稳步增加是客观事实,经过了严格的审计。 对‘缺口’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成果中是不同的。是指当期缺口还是长远缺口?显性缺口还是隐性缺口?全国缺口还是局部缺口?采用不同的口径,算出来的结果天差地别。养老保险的确要未雨绸缪,但也不必把老百姓吓住。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说。 险则不同,不是以收定支,而是和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国有资产紧密相联。2011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五条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人社部对此条法律解读为: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建立并强制缴费的制度,应当由国家信用来担保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 行,社会保险基金一旦发生支付不足,出现支付缺口时,政府应当予以财政补贴,承担兜底责任。在延迟退休问题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多次表示正在研究,但未把这项研究与养老金收支平衡直接挂钩。 想通过延迟退休来解决养老金支付难题,这样的看法是本末倒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延迟退休的必然性应当是基于人均预期寿命持续延长、受教育年限增长和老年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而不是养老金有支付压力。
7、东北和西北同样级别的退休金为什么不能一样呢?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8、3000块退休金在东北生活够吗?
够,假如你有一套东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就足够了,因为东北物价还凑合,应该可以过得不错
9、现在中国唯一的一个省不能用个人缴费也能发养老金的是哪个省?
中国没有你说的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