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欢迎来到成都社保资讯网!

退休金差距机关企业

社保资讯 1年前 (2021-12-13) 阅读(54) 评论(0)

1、企业和事业退休金差多少

首先,由于改革不同步,致使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养老金缴费与待遇计发方面差距过大,而责任划分不清及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负担比重失衡,则使制度的可持续性难以得到保障。
目前公务员退休金替代率在70%以上,属于偏高,这是单一层次制度安排的结果。企业职工在改革前的退休金替代率也同样偏高。但企业职工实行养老保险改革后,当初设计的“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双层架构并未实现,即企业年金并未普遍建立。
公务员保留了退休金的偏高替代率,企业职工降低了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又未补上企业年金,两大群体的待遇差距就持续拉大了。
其次,当初设计养老制度之时,养老方面的红利就有所倾斜,也就是以权力为中心向外的辐射,其距离权力近得到更多的养老待遇;而企业相对离政府权力远了些,养老待遇自然就差了一些。即便同样是企业,也可以按央企,集体企业的区别而有着不同的养老待遇。
就公务员养老金,如果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差别也很大。比如,退休金发放标准过度依赖行政级别,轻视供职年限,这对公务员也十分不公平。甚至有的地方存在“账外”退休金,各种补贴也不一样。
再者,企业连涨九年养老金抵不上机关和事业单位涨一次,原来的差距不但没缩小,新的差距又在加大。旧的矛盾没有很好地面对、梳理、调整、化解、解决。新的矛盾还在现行政策中不断涌现,仅企业在地域、行业、工种、职称等方面又形成了新的差距,而且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全国企退平均工资最高地区和最低地区差距将近一倍,有职称和没有职称的职工退休金相差也高达一倍以上,垄断行业和普通企业退休金差距更大,按现有调整政策发展下去,企业内部的退休金又将出现新的多轨制。
这一切实在让人感到费解和不安,主要原因只有一点,就是分配原则的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而这种指导思想就是养老金双轨制的延续与翻版。所有养老金政策都出自于同一种指导思想,同一种政策,同一种模式,这种固有的、陈旧的、一成不变的指导思想不改变,原来的双轨制不但永远得不到解决,而且后来的养老金政策还会继续扑其后尘,产生更为复杂的多轨制。

2、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太大了。尤其是企退无地方补贴津贴,这太不公平了啊?!!!

的确很不公平,都为国家贡献了几十年,养老金差距那么大。但解决的了吗?有能力解决吗?我认为暂时解决不了,将来会解决。国家有能力也应先解决几亿农民的养老问题,他们为城里人种了几十年地,他们的养老金呢?有的话又是多少?他们也是公民。

3、老了老了才知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的差距有多大?如何解读

这些机关 事业单位养老金的替代率是百分之80以上 而企业这些只有百分之30左右回 意思就是答现在的工资水平 一个老了退休可以领在职的百分之80,一个只有百分之30 所以企业的更需要商业保险来补充养老金

4、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有多大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双轨制造成了养老金差距过大的结果,不同的养老制度下的人群,领取的退休金发生很大的差距,国家早就有察觉,并且积极的在采取措施,缩小差距,体现公平。
2015年1月份国家颁布了机关事业单位实现缴纳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从2014年10月起,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一样,全部实行缴纳养老保险制度,从政策上,体现公平,公正,也就是并轨,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差别。
当然产生这样的差距,除了制度的缺陷之外,企业职工和个人参保的人员,不足额缴纳养老保险,也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原因,很多参保人,只缴纳了15年养老保险,或者按照最低的缴费基数缴费,当然领取的养老金不会很多,因此,参保人按时缴费,足额缴费,才不会造成太大的差距。
随着国家加大征缴养老保险的力度增强,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会逐步缩小差距,消灭差距

5、为什么中国机关事业企业退休退休差距这么大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退休差距大的原因很多,诸如历史、国情、内设计、人为等等,这种差容距缩小的时间是漫长的,想拉平可能是困难重重只是奢望,可企业那些退休早、工资低、年令高的七八十岁老人还等得及吗?。有许多不合理现象,例如和企业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要和企业一样交五金,怎么办?涨工资!可相当初企业开始交五金时又有谁给他们涨工资呢!这合理吗?又如人死了抚恤金都有区别,企业单位只给20个月的工资,可机关事业单位确给40个月的工资,这又合理吗?……还是听天由命吧!

6、为什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金的差距越来越大

强盗式的分配制度。能公平吗?加一次工资,差距又拉大一大截,越加差距越大。别忽悠企业大哥大姐了好吧。他们不是傻子。

7、企业退休工资真的比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低吗?

机关事业单位之所以让人羡慕,退休以后工资高是一个重要因素。和企业退休人员相比,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后不仅有养老金,还有职业年金能领取,收入要比企业退休人员高很多。

就目前来讲,虽然养老金并轨后,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的都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而且缴费方式、计算公式也都一样,可两者之间的退休金确实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事业单位养老金较高。

事业单位的员工, 工资一般不是很高。在四线城市,一般的工作人员工资大约能够在四五千左右。但是,他们缴纳五险一金的时候,也是按照四五千的基数来缴纳。这样,多年积累下来,他们的养老金账户里的数额就比较大。退休后,领取的钱就比较少。

另外,事业单位员工,一般是从进入单位就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一直到退休才停止,缴纳的年限通常比较长。

而企业员工,工作时,他们的领到手的收入可能很高。但是,很多企业将工资分为了若干部分,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一般都不是领到手的工资,基数很低,这样,企业就能减少财务开支负担。因此,企业员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其实是比较少的。而且,很多企业员工,都是缴纳满足15年,缴纳年限比较短。

由于养老保险基数的差异,导致了退休后养老金的差异。事业单位缴纳的基数通常比较大,领取的养老金也多。

二、退休后收入计算方式的不同

在2014年10月之前,机关事业单位还没有进行养老保险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费是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可以看出,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的收入都可以达到工资80%以上的比例。

而企业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是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一定公式进行计算的,正常只有在职时候工资水平的50%-60%。

所以,计算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两类群体间一定的养老金差距,而这也是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

8、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差距何时解决

与往年养老金调整相比,今年最大变化在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照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调整待遇,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首次同步调整养老待遇。
业内专家认为,国务院去年初出台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加上目前各省养老保险“并轨”实施方案已出齐,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统筹调整养老金时机成熟,统筹调整有利于消除两者在待遇调整安排上的不平衡。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介绍,6.5%左右的调整幅度是指全国总体平均水平而言的,并不意味着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按6.5%来调整,更不是每个退休人员都按6.5%增发养老金。各统筹地区具体调整幅度,还需要由各地政府出台实施方案来具体确定。

9、人社部同资历的企业和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巨大何时解决

与往年养老金调整相比,今年最大变化在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照基本养老金版调整办权法调整待遇,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首次同步调整养老待遇。
业内专家认为,国务院去年初出台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加上目前各省养老保险“并轨”实施方案已出齐,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统筹调整养老金时机成熟,统筹调整有利于消除两者在待遇调整安排上的不平衡。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介绍,6.5%左右的调整幅度是指全国总体平均水平而言的,并不意味着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按6.5%来调整,更不是每个退休人员都按6.5%增发养老金。各统筹地区具体调整幅度,还需要由各地政府出台实施方案来具体确定。

发表评论

本文评论已关闭!